東風日產、廣汽本田、東風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等合資車企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補償方案以彌補消費者心中留下的那道傷疤。
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已經形成,而且,在未來幾個月內還將會延續這種趨勢。
“通過補償方案、提升服務標準等措施應該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我們一貫堅持的服務理念,還有我們的真誠。 ”廣本北京長怡經銷商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此,業內人士稱,日系車在服務理念上本就好于其他品牌,這也是日系車在中國市場一直有大批擁躉的關鍵,“在特殊時期,更可見日系品牌的用心。 ”
東風日產是本次受損最為明顯的企業,這主要是源于中國市場占據了日產全球市場27%左右的份額。相對于日產,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占全球銷量15%左右的份額;而本田在中國市場則為其全球銷量做出了18%左右的貢獻。因此,東風日產需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拿出最有效的措施,不僅僅是補償措施,還需要有更合理的產品推廣戰略并行。在9月短暫的廣告停播后,10月的電視廣告中再次見到東風日產的系列廣告出現。
“如果什么都不做,日系的恢復會更加緩慢,影響會更加深遠。 ”業內人士分析稱,階段性恢復是必要的。
據記者了解,目前豐田、本田都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策略修復市場損失。
“對于本田、豐田來說,雖然很重視中國市場,但一直在進入策略上保持著漸進的態度,而其重點仍然是在北美市場。 ”業內人士稱,上述兩家車企今年在北美市場增長迅猛,可見兩家車企在北美市場的品牌和口碑基礎更為深厚。
“我們一直在說本田不夠重視中國市場,沒有在中國投入更多的精力,但一個釣魚島事件很可能將其戰略減速。 ”業內人士說。廣州車展本來是一個較量場,而這次更成為了一個考驗場了。日系車企該如何面對壓力?
“不改初衷。 ”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銘堅定地說,廣汽本田的產品戰略一個都不會變,也不會推遲。一直受困于產品線不夠豐富的廣本,在明年將至少有兩款重磅車型上市,這也是本田在華戰略的延伸和加速,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兩國對立情緒的爆發可能會給該戰略的推進蒙上陰影。因為其中攙雜著非市場因素在里面,企業經營者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著走。
不過,記者也漸漸發現,日系車企開始試探性的加大產品層面的推廣,除了電視節目中的車型廣告正常播出外,有關日系車企和產品的新聞報道也開始顯山露水。前幾日,坊間流傳東風日產在華南地區的銷售已經恢復到事件前90%的水平。如果情況屬實,說明該事件的影響正在迅速消退。最近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在接受采訪時也說到”東風日產的中期事業規劃不會調整“之類的話語。
在對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的采訪中也獲知,東本雖然在9、10月份下滑比較嚴重,但全年仍有同比13.5%的增長。但他對事件影響的時間判斷推到了明年年中,“這個影響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那么,我們會考慮企業自這個時間段該做些什么,如何去做的問題”。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也表示,廣本目前也恢復到七八成的水平。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日系企業可以正好借機梳理一下內部管理,比如品質管理、渠道整合等等。可以說,在目前的局面下,冷靜的思考是每一位企業決策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會陷入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