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安倍向國民闡述了日本加入TPP的意義。安倍稱,日本依靠對外貿易成長為經濟大國,然而,近年來日本卻遭受少子老齡化和通貨緊縮的困擾,國民性也變得“內向”,不再對外進取。如果日本再不改變,經濟將無法繼續成長,也無法吸引海外投資和人才。
美國等現有11國參加的TPP談判逐漸進入收官階段,日本加入TPP談判的“時間窗口”稍縱即逝。因此加入TPP談判,被安倍視為是日本“最后的機會”。
TPP的最大特點,是撤銷貿易中的關稅。目前,日本向美國出口汽車的關稅稅率為2.5%,電視機和手表的關稅為5%,而合成纖維面料則有8.5%~14.9%的關稅。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測算,日本每年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參加TPP的所有11個國家支付的關稅約為4700億日元,其中,有一半左右是與汽車相關的產品的關稅。因此,在日本,汽車制造業和電器制造業以及纖維產業都支持加入TPP并撤銷相關的關稅。
此外,有分析指出,韓國在自由貿易協定(FTA)上的動向,也是促使日本下定決心加入TPP談判的一個重要原因。韓歐FTA和韓美FTA分別于2011年和2012年開始生效,其中,從韓國出口至歐美的汽車產品的關稅將于4年后全部降為零,這對于將韓國視作主要競爭對手的日本汽車業來說,不能不說是個嚴峻的挑戰。
日本政府15日公布了加入TPP對日本經濟的影響評估。總體而言,加入TPP將使日本實際GDP增加0.66%,約為3.2萬億日元(約合333億美元)。
日本經濟界還希望,通過TPP談判打破日本僵化的農業產業利益,并推動TPP要求的高度市場開放撬動日本國內各種行政管制壁壘,擴大日本商品的出口市場,并為日本參與的其他自貿區談判掃清農業部門的障礙。
“大米換汽車”
然而,有得必有失。如果日本加入TPP且大規模撤銷關稅的話,那日本的農業無疑將遭受沉重的打擊。
目前,日本為保護國內農業,對從外國進口的大米、小麥、乳制品等農產品征收高關稅,其中,大米的關稅甚至高達778%。雖然日本國內的農業人口不足總勞動人口的4%,且農業產值也僅占日本GDP的1.2%,但對于從事農業的國民來說,TPP事關他們的生存問題。
安倍日前任命自己的心腹、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兼任TPP擔當大臣。根據甘利明15日公布的數據,日本政府預計,一旦加入TPP,日本農業將受到外國廉價農產品的沖擊,10年后日本將損失約3兆日元的農業產值。然而,甘利明同時強調,TPP將使得日本經濟整體獲利。
在此前的磋商中,作為TPP主導國的美國與日本確認互相存在“敏感商品”,這為所謂的“大米換汽車”創造了條件,即在TPP談判中,美國繼續維持對日本汽車和卡車的進口關稅,作為交換,日本可維持對主要農產品的進口關稅,但在實際談判中雙方會否如此操作尚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對日本來說,TPP或許只是一個起點。安倍在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由日美兩個經濟大國參與籌劃的新經濟秩序,將不僅限于TPP,而是會成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甚至是“亞太自由貿易圈”(FTAAP)的基礎方案。
不同于由美國主導的TPP,RCEP和FTAAP都包含了日本最重要的兩個鄰國:中國和韓國。在日本的貿易伙伴國排名中,中、韓兩國分別排名第1和第3,而美國則位列第2。根據專業人士的測算,如果中日韓FTA簽訂,日本的GDP將增長0.74%,而RCEP則會使日本增加1.1%的GDP,都要高于TPP所帶來的0.66%。
對于日本加入TPP談判的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中日韓等亞太地區自貿安排的談判并行推進。各方應尊重這一現實,秉持有利于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地區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推進或參與相關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