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昨天在銀行開卡轉存60萬,今天錢就沒了。蔡女士難以接受這一事實,她希望通過媒體提醒市民開卡一定要小心。
1月7日,蔡女士在建行廣州廣園西路支行辦理了一張儲蓄卡,存入60萬元,并用自稱“袁主任”提供的號碼開通了手機銀行。1月8日上午,當她到柜員機查詢時,卻發現60萬元不翼而飛。警方表示,60萬元被人通過手機銀行分10筆轉到其他賬戶,兩名陌生男子在湖南將錢取走。雖然監控視頻記錄下取款的兩名男子,但由于兩人戴著眼鏡和帽子等,警方破案難度大,希望知情人士提供破案線索。
客戶遭遇▶▶
輕信陌生男巨款不翼而飛
蔡女士把原本存在光大銀行卡里的錢轉入新辦理的建行儲蓄卡中,緣于一個陌生電話。早在去年7月,蔡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建設銀行袁主任”的電話,袁姓男子建議蔡女士把錢存到建設銀行,“建行業務好處很多。”蔡女士回憶,該男子告訴她,如果存入60萬就可成為建行的VIP客戶,享受信譽貸款,每年的貸款利息僅有1分。
此后,蔡女士打算擴大生意,急需一筆資金;另一方面,她覺得卡、密碼、身份證都在自己身上,不可能被騙。因此,今年1月7日,蔡女士決定去附近的建行辦理銀行卡。由于不熟悉辦卡流程,蔡女士在填表時向“袁主任”電話咨詢,袁主任讓她開通手機銀行,并使用他提供的另一手機號碼辦理。“我不知道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是什么,他建議,我就打了勾。”蔡女士告訴記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在設置這些業務密碼時,都沒有人在旁邊,她也未將密碼告訴袁主任。
開卡后,蔡女士隨即打車到光大銀行,通過柜臺將60萬元轉入新辦理的建行儲蓄卡中。至此,蔡女士成為建行的VIP客戶。次日,蔡女士一大早就去建行柜員機查詢,余額顯示竟然只有2萬多,蔡女士多次撥打“袁主任”的電話卻再不能接通。
警方▶▶
用別人號碼辦手機銀行密碼易識破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蔡女士來到廣州站前派出所,向負責調查此案的洪警官了解情況。洪警官告訴記者,“她用別人的號碼辦理手機銀行,密碼很容易被破解。”警方在湖南建設銀行調取的視頻資料顯示,取款的是兩名青年男子。一人身穿黑色沖鋒衣,戴黑框眼鏡;另一名男子穿紅色羽絨服,戴黑色棒球帽。大部分錢是從自動柜員機以每次5000元的數額分多次提取。兩名男子還選擇從人工柜臺取款,“取款金額在5萬元之內,就不用身份證。”洪警官說。洪警官表示,男子取款時沒有使用身份證,所以無法得知嫌疑人的身份。
律師▶▶
手機銀行漏洞行方應擔責廣東莞融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騰認為,銀行作為吸收客戶存款的金融機構,首先應保障客戶賬戶的安全。根據建設銀行手機銀行業務中的提示可知,登錄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必須具備登記號碼手機、賬號及密碼。
“如果蔡女士在沒有泄露其賬號及密碼的情況下,其賬戶中的錢僅憑登記的手機號碼就被他人盜取,足以體現出手機銀行系統本身存在極大的隱患。”李騰認為,如果確實因為銀行系統存在漏洞的原因,導致客戶賬戶資金被盜取的,銀行就應該對客戶的損失進行賠償。
李騰提醒,客戶在開通手機銀行等業務時,一定要考慮到存在的風險,使用自己的手機號碼,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保存好賬戶和密碼。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