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過去6個月,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們成功地化解了全球復蘇道路上的兩大短期威脅:一是歐元區的解體;二是美國“財政懸崖”可能導致的財政急劇收縮。短期內,全球經濟整體風險狀況已有所改善,金融市場普遍回暖,提振了市場信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
但從長遠看,全球經濟復蘇并非一帆風順。在歐元區,因為該地區銀行仍受到盈利能力差、資本金水平低等因素的牽絆,信貸供應受到了限制。歐元區的調整行動顯露疲態,資產負債表薄弱,邊緣經濟體信貸渠道破壞嚴重,整個歐元區在構建更有力的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道路上行進緩慢。從長遠看,歐元區私人部門債務高企,政策空間有限,且制度方面進展不足,可能導致長期持續的低增長。
在美國,中期財政政策令人擔憂。美國盡管個人需求已隨著信貸和房地產市場的恢復而有所提振,但幅度大于預期的財政調整預計將使該國2013年的實際GDP增長率停留在2%上下。如果美國國會不能在本財年末調整措施取代現在的自動支出削減措施,則將使美國2013年底乃至以后的增長率低于預期。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在2012年顯著放緩,原因在于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需求增長大幅減慢,同時國內政策持續收緊,并且某些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投資熱潮消退。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經濟體繼續在內部轉型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南美洲的一些經濟體則正面臨著高通脹和日益加大的外匯市場的壓力。但是,由于消費需求保持良好勢頭,宏觀經濟政策暫緩不變,出口逐漸恢復活力,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大多數經濟體以及拉丁美洲和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增長率都有所上升。隨著歐洲發達經濟體的需求緩慢回升,歐洲新興經濟體將再次加快復蘇步伐。
全球經濟前景取決于各國政策導向,對此,各國的政策制定者不能有絲毫松懈。在發達經濟體,政策制定者可采取一切審慎措施來提振低迷的需求??尚械耐緩绞牵涸谝幌盗卸唐趦炔粨p傷需求的措施基礎上,逐漸推進財政調整,貨幣政策需繼續為經濟活動提供支持,金融政策需有助于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要促進潛在產出的提高和全球需求的再平衡。對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應當從貨幣政策入手收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