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2013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深圳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三。
藍皮書指出,2012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港澳臺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環渤海地區三分天下。其中北京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香港、上海和深圳。
社科院城市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在初期會隨著綜合經濟競爭力的上升而迅速增加,但上升至一定階段后,可持續競爭力的上升幅度會有所趨緩,甚至會下行。
因此,提升中國城市競爭力的關鍵不在于現實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大小,而在于如何促進可持續競爭力的提高,增強中國城市的發展后勁,這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型的內在要求和不竭動力。
記者從排名中看到,在宜商、知識、信息等城市競爭力指數上,香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排名在前十。
但在生態環境和宜居方面,僅香港、澳門的宜居和生態城市競爭力指數排名在前十,其他均為無錫、蘇州等二線城市。
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光全表示,城市競爭力的最終目標是為市民謀福利,而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建設應該是也必須是理想城市的重要內容和為市民謀福利的具體體現。而目前,我國的一線城市在經濟發展和綜合競爭力雖然位于前列,但是卻忽略了以人為本理念和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