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據了解,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上周五所公布的數據中,代表實體經濟變化的投資和生產出現了增速雙雙回落的狀況。
在工業產品銷售方面,市場也是疲軟乏力。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如果考慮到5月份中國464種產品中有320種產品同比增長,量增價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很快會在即將發布的企業利潤中有所體現。
在投資方面,盡管20%的增速表現仍然穩健,但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新屋開工數量、房地產交易數量以及土地拍賣增長均在走弱,而新項目的批準也在放緩,這顯示出投資增速在未來幾個月里呈現向下趨勢。
海外投行在分析5月數據時都表現了不同程度的擔憂,但當前政府高層的表態則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仍處于較高合理區間,特別是就業保持穩定。
但政府也承認,經濟運行中錯綜復雜的因素也在增加。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也認為,從調控政策走勢看,雖然經濟增長從數量上看呈現乏力,但基本上還在正常的、可控的范圍內。他指出,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增長率已經有所下降,同時經濟處于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階段,需要給市場運行、經濟調整騰出時間。
6月 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河北主持召開環渤海省份經濟工作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分析其中的“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激發市場活力”、“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市場和經濟內生活力、釋放消費和民間投資潛力”等多項要求,市場方面認為,政府在未來可能會加大放權讓利的力度。
很顯然,新一輪的減少審批可以大幅增加企業經營效率,而且更大的意義在于,一旦減少一些不負責任的規劃和審批,就可以防止資源在政府主導下形成資源錯配?,F階段存在的信貸資金不進實體、低效率的基建投資過度膨脹,往往都被看作資源錯配的后果。
在5月份下放了一批審批事項后,有報道稱,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在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上透露,6月份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權,年內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擴大OTC市場試點范圍,拓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以及通過改革推進城鎮化進程等措施。
由于下半年要迎來十八屆三中全會,經濟分析師們認為重大的改革措施會在這個時點作出。如果經濟持續低迷,張智威認為,隨著這一時點的到來,政策寬松的風險也在上升。
至于通貨緊縮,或許從CPI所表現的數據面還難以在短期看到這一趨勢。除去食品這樣波動較大的產品類別外,中國5月CPI中非食品價格上漲穩定在1.6%,占據CPI約三分之一比重的服務價格上漲2.8%,PPI中的生活資料價格在5月同比上漲0.1%,因成本形成的漲價因素仍明顯存在。加上豬肉價格已經止跌反彈,溫和通脹的情況仍將在未來保持。
胡遲也認為,由于宏觀政策仍應當保持穩健,迄今為止,央行一直未有大的政策手段放出,而且預計近期也不會采取降息之類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