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換上了崇尚“農民文化”的李力游。李上任之后,對展訊進行了很大的變革,在理順各方面關系的同時,采用賭博式的產品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市場份額和營收利潤上的都很快。
在荷包鼓起來之后,展訊開始收購了MobilePeak和泰景信息,要補上在WCDMA等領域的短板。因為大家都知道,展訊是靠GSM起家,靠TDS大紅大紫的,WCDMA/CDMA一直是塊短板。
在這個月,雖然大摩、摩根大通和美林等投行都對展訊給出了相對正面的研究報告,但一個現象是展訊現在正處于強弩之末。
首先中國移動開始調整TD-SCDMA終端補貼方向,從原來的單核逐漸轉向雙核和四核。這里你不要講,單核、雙核、四核的性能,消費者就是喜歡聽“我的是四核的,你的是單核的,我的就比你的好。”從今年下半年開始,CMCC對單核手機的補貼開始明顯減少,而展訊在TD上的當家產品則是單核的SC8810。
在TDS市場上,中國移動的補貼是非常關鍵的。它的市場策略的轉向將會對展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展訊在TDS上最大的競爭對手,聯發科雙核MT6572芯片組本月已經面向公開市場發售,7月份將會進入運營商市場,這將會對展訊造成更大的壓力。
其次是展訊自身的短板,收購MobilePeak就是為了彌補在WCDMA上的劣勢,但最近的人事變動還是對其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雖然其WCDMA芯片組已經交付給聯想等客戶測試,但市場反饋平平。
第三是如何去贏得未來,從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趨勢來看,LTE時代正在加速到來。LTE終端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多模,比如中國移動就提出了五模十頻的需求,這對芯片廠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為現在在國內,包括聯芯科技、展訊,甚至是聯發科都沒有推出相應手機終端解決方案。
紫光:資本故事
紫光集團的收購要約一出,業界就有觀點認為,在收購完成之后,紫光集團將會讓展訊通信從納斯達克退市,進而在國內A股上市,從中賺取更大的投資收益。
業內人士指出,展訊這幾年雖然運營不錯,業績節節攀升,鑒于半導體股在納斯達克的低迷,PE一直只有10倍左右,與大陸A股動輒30-40倍的市盈率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如果算上從美國退市到A股上市中間一到兩年展訊的營收增長,將展訊從美國退市到A股上市至少可以帶來5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但如果是僅僅如此的話,相信國內會有很多人看到這個“商機”,而為什么會是紫光集團呢?
巧合的是,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股份也于日前停牌謀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紫光集團會不會將收購來的展訊通信注入到紫光股份中呢?但這樣做問題也一樣存在,紫光股份的市值不足30億元,而展訊的收購價格卻接近100億元,小蛇豈能吞大象?
但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內第三大IT分銷商,歷年入選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的紫光股份,的確是應該好好謀劃一下,如何借助科技和資本的力量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