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21日,廣東省全面推進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行情專區)試驗區建設工作會議上,一份《關于創新金融合作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討論稿)》擺在了與會者的面前。該討論稿直言廣東目前面臨籌措項目資金任務繁重,“十二五”后三年1.41萬億元基建投資形成的缺口,廣東欲向1.2萬億元民間資金尋求“解渴”。
據4月7日廣東省印發的《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年-2015年)》文件,“十二五”時期,廣東全省將安排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07個,總投資約3.51萬億元,計劃完成投資約1.97萬億元。今后三年,廣東基建投資需求完成投資1.41萬億元。
“廣東不差錢。”作為第一大經濟省份,金融資產總規模15.3萬億元,民間資金亦有1.2萬億元。如何用這些資金來填補巨額投資與配套資金的缺口?廣東提出的思路是,“著力推動金融合作創新,切實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該意見討論稿稱,“支持橫琴等地開展土地信托基金試點,穩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的土地證券化試驗,吸收民間資本利用信托試參與盤活土地資源的活動。”在國家給予橫琴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中,即有開展土地信托基金試點的政策。
據了解,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主體爭取在銀行(行情專區)間市場或證券交易所發行中票、企業債、公司債、非公開定向的發行融資工具等方式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吸引民間資本購買債券,以及各項目投資主體與依托公司規范合作,通過發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方式向民間籌集資金等方式,也將獲得支持。同時,支持主營業務為公用事業(行情專區)、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改造公司債等方式適當向民間資本進行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