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歐洲機床工業(機床行業報告)產值222億歐元,增長6%,出口額達到創紀錄的188億歐元。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總經理舍費爾日前在上海表示,目前,中國機床出口量位列全球第八位,歐洲市場占中國機床出口總額的24%,市場規模約6億美元,歐洲是中國機床出口的重要市場。預計,2013年中國機床消費將增長12%,至380億美元。
相關資料顯示,國際機床市場的規模20年間擴大了一倍以上,2011年達到860億美元左右。自世紀之交以來,機床消費額每年平均上漲近10%(以美元計)。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亞洲,2011年國際機床產量的五分之三均流入該地區。據預計,2013年有關大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對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和電網擴展的投資。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加速,對高效的現代制造技術的需求隨之提高。
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側重于可持續發展、高效的生產結構和流程以及現代化建設,而機床在這三方面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計中國用戶對機床的投資在2013年將增長16%,2014年的增幅會更高。舍費爾說:中國的機床采購因此將持續上漲,預計2013年漲幅近12%,達到381億美元,幾乎每個用戶行業都在驅動該市場。
歐洲機床工業協會強調,歐洲機床在國際市場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出口世界各地,2012年貿易順差105億歐元。與此同時,受歐洲企業信心降低影響,歐洲機床市場需求去年減少2%。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機床工業深受信貸緊縮、融資渠道日益受限的困擾,經濟的不確定性損害了企業投資積極性。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從嚴的信貸標準使中小企業無法融資。雙重因素導致歐洲機床市場內需不足,嚴重制約歐洲機床工業的發展。
雖然歐洲機床在新興市場獲得成功,但是歐洲市場需求的下滑令人擔憂。2012年,一些南歐國家機床制造企業的生產100%依賴出口,過度依賴出口嚴重擠壓了企業盈利空間,影響企業的創新能力。歐洲機床工業協會主席馬丁。卡普認為,恢復內需增長將對歐洲機床工業未來的創新至關重要。歐洲機床工業協會由15個國家的機床制造企業協會組成,代表了歐洲地區和土耳其近1500家制造企業,其中80%屬于中小企業,占該地區97%的機床制造能力,也占全球機床制造能力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