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財政部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1129.6億元,同比增長7%,但延續了一年半的地方國企利潤下滑勢頭仍在繼續。
數據顯示,央企仍是國企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上半年,央企實現利潤8057.1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幾乎是國企平均增速的一倍以上。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力行業、電子行業、石化行業、施工房地產行業是國企中利潤增長較快的行業,而因煤價下滑而受益的電力、因原油價格下滑而受益的石化幾乎都集中于央企。
上半年,地方企業利潤下滑的局面沒有好轉。1~6月,地方國有企業利潤3072.5億元,同比下降10.6%,特別是有色、煤炭、化工等行業是地方國企虧損的重災區。
為改善利潤表現,去年央企開展了連續一年的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的工作。目前,央企的利潤回升,除了電力、石化等大戶盈利大幅改善外,去年央企利潤基期較低也是原因之一。接近國資委的研究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去年央企利潤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況,因此上半年恢復性增長后,下半年達到10%的年度增長目標還是有挑戰,企業需要以更大的力度穩增長、調結構。
地方政府和當地國資委也一直在執行拯救行動。安徽省國資委此前已下發了《省國資委關于進一步深化省屬企業合作發展活動的通知》,對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產銷銜接和產業協作,促進煤炭、鋼材、建材、汽車等大宗產品銷售提出明確要求,以求推動省屬企業合作發展,實際上通過國企內部互相采購實現企業盈利增長。
但在經濟需求整體放緩的情況下,扎堆于順周期行業的地方國企還難以在短期內扭轉利潤表現。1~5月和1~6月地方國企利潤降幅持平也驗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