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由于意大利經濟前景在衰退中不斷惡化,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北京時間周三凌晨將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由BBB+下調至BBB,距離“垃圾級”僅兩級之遙,且評級前景展望負面。這意味著,意大利評級在2013至2014年度將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再度下調。
標普認為,意大利主要問題是缺乏結構改革,使經濟走上可持續增長發展路徑。標普聲稱:“我們認為,低增長的原因很大程度來源于意大利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僵化。”來自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意大利名義單位勞動力成本比任何其他歐元區主要成員增加更多,這表明意大利生產力的急劇下降。
考慮到意大利經濟前景的惡化,標普將該國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由3月的-1.4%進一步調低到-1.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剛剛將意大利今年的GDP增長預期從-1.5%下調至-1.8%。同時IMF預計歐元區經濟今年仍將繼續衰退,將今年GDP增速預測進一步下調至-0.6%。
標普預計,到今年年底,意大利政府凈債務將占到該國GDP的129%,財政赤字率將不會上漲,除非意大利的財政支出上漲。財政支出約占意大利GDP的5%。
其他主要評級機構中,惠譽給予意大利BBB+的評級以及負面的展望;穆迪對意大利的信用評級是Baa2,同樣帶有負面的展望。
面對主權評級遭下調的厄運,路透社援引意大利財政部消息源稱,意大利認為標普的降級決定是對該國情況的一個滯后評估,沒有考慮到近期宣布的旨在提高經濟增速的多項措施:“總體上來說,降級的理由并不合理。他們強調了低增長率和缺乏競爭力,但是沒有考慮到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
對此,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法國央行行長諾亞周三(7月10日)表示,標普下調意大利主權評級凸顯了兩個問題:一是繼續并加快歐元區國家的結構改革,二是繼續打造銀行業聯盟,為關閉破產銀行建立統一的監管機構和清算機制。諾亞還稱,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已出現一定積極跡象,但遠未達到理想水平,仍處于逐步復蘇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