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行業網】自08年至今,年輕族群的失業率,幾乎在任何國家都大幅超過其它年齡層,尤其歐洲更為嚴重。依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資料,歐盟國家今年5月份平均失業率12.2%,再創歷史新高;但是也有表現不錯的,如奧地利的4.7%與德國的5.3%。其它如意大利12.2%、愛爾蘭13.6%、葡萄牙17.6%、西班牙26.9%,則都持續惡化中。另外,青年失業的情況更加惡化,青年失業率平均23.9%;希臘甚至達62.5%,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分別為56.5%、42.1%,及38.5%。情況最好的是德國,青年失業率7.6%,及奧地利的8.7%。
近日歐盟領袖高峰會宣布將以60億歐元區執委會公共經費,提高歐洲地區的勞動力移動性,創造青年就業機會(現已決定增為80億歐元);另外,德、法兩國領袖亦于今年5月底,共同宣布采取“歐洲新政”,以期提升青年就業技能。
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后,有幾乎長達4年的時間情況持續惡化,許多國家的失業率甚至超過30%;直到美國總統羅斯福于1933年推出新政,全球經濟才再露曙光。最近歐盟為解決歐洲青年失業問題,乃借用“新政”一詞作為號召;但在具體作法上,則與當年美國羅斯??偨y的作法有所不同。
針對減緩失業問題,當年美國羅斯福總統設立“工程興辦署”與“全國青年總署”,實行以“擴大公共建設,創造就業機會”的“以工代賑”計劃。而最近的歐洲新政,則以提升青年就業技能方式為重點。此一措施宣布,引起高度關注。一般認為80億歐元的經費有限,但德國默克爾總理強調“錢不是重點,方法才是關鍵”,并呼吁各國參考德國作法,降低青年失業率。
的確,德國及奧地利不但失業率遠低于歐洲平均,青年失業率更不到其整體失業率的2倍。從制度上觀察,德國與奧地利皆長期實施“師徒制”,讓年輕人較易獲得工作,也提供部分補貼給雇主,政府還獎勵企業提供青年實習合約,以協助他們進一步獲得全職工作。
歐洲幫助失業青年方案的核心措施是,在全歐洲為從學校畢業或失業4個月內的青年,提供就業或就業訓練保證,作為560萬名失業青年的安全網。歐盟希望訓練與學徒計劃可在經濟成長回溫前,作為過渡措施。
此模式已在奧地利見效。奧地利長期利用師徒制,讓肄業或畢業的青年獲得工作,也提供部分補貼給雇主或職能訓練,使雇主有信心雇用員工。德國的雙軌制更是行之有年,且成效良好。
德國的雙軌教育體制下,企業先與中學畢業生簽訂契約,成為學徒后,再送到技職學校學習,透過每周固定時間的進修與實作,加強學徒的職場技能。有許多參與的學生,甚至一星期中有3至4天都在企業學習,而僅有一、兩天在學校上課。相對地,大多數其它國家的“產學專班”,則都仍局限于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畢業后才到企業實習,效果有限;德國的經驗與制度,也的確值得借鑒。
解決青年失業問題,應有長短期區分。從短期來看,應加強教育的彈性,讓年輕人有機會學習新技能,才能降低景氣波動的風險,并減少因轉業不順而產生的摩擦性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