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發組織)總干事李勇3月2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非洲要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必須推動工業進步,長期依賴資源出口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李勇說,2013年12月2日工發組織第15屆大會通過《利馬聲明》,提出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工業發展是可持續經濟增長的基礎,工發組織的任務是做全球范圍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工業發展戰略的協調者,為各國面臨的工業問題提供一攬子服務方案。
李勇提到,非洲大陸礦產資源豐富,但一些國家長期依賴資源出口維持經濟高速增長,這種發展模式無法持續。2013年,第21屆非盟首腦會議提出“非盟2063年”遠景規劃時,非盟主席祖馬指出,做不到工業化,非洲將不能發展和消滅貧窮。“祖馬的話是個重要的信號,我認為這條路子是對的,”李勇說。“歷史經驗證明,工業發展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沒有任何發達國家不是通過工業發展實現人民高收入目標的。”李勇表示,遠至工業革命時代,英國從農業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中心,近至二戰以后,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都通過制造業實現了經濟騰飛。
李勇說,中國工業化發展成績斐然,其中有不少經驗可以與非洲分享。2008年7月在北京成立的工發組織中國南南工業合作中心,就是一個中國與非洲合作互助、共同推動工業發展的平臺。李勇建議,在戰略導向、制定政策、吸引外資、市場銜接等方面,中國和非洲都擁有廣闊的交流空間。
李勇表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里超過三分之二在非洲,工發組織將對這些國家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幫助它們制定工業化發展戰略,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給予更多項目援助,從而使這些不發達國家更大幅度實現工業發展,從而更快擺脫貧困。“在這個過程中,政治穩定的國家會走得比較順,”李勇說
。
。
李勇24日開始對西非塞內加爾、加納和尼日利亞三國開展工作訪問。
2013年6月24日,時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當選為工發組織第七任總干事。
